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江門版
南都訊 記者楊秀偉 通訊員馮霞 江門市政府將于11月21日在上海錦江飯店舉辦2013年廣東江門(上海)投資洽談會,儲存倉對接上海自貿區,特推87個重點項目、38項招商優惠政策,計劃總投資額達665億元人民幣。此次投洽會是江門市近年來在異地舉辦規模最大的一次主題招商活動,目前已爭取到一批項目在會上簽約。旅遊文化項目涉及投資總額275多億此次推出的87個項目共分為四大類,其中城市可經營項目28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10個,旅遊文化項目22個,先進製造業招商項目27個。其中城市可經營項目涉及投資額約為257億,旅遊文化項目涉及投資總額275多億元,兩類項目投資額占總投資金額的80%。城市可經營項目包括商業、房地產、酒店、物流、三舊改造等,其中包括高新區星級酒店配套項目、江海商貿中心、匯悅城廣場、江門市益丞國際廣場、都尚百貨、西江新城商住配套項目等、江門高新區港口物流園區、鶴山國際物流港、江門產業轉移工業園恩平園區商業服務休閒區、江門市蓬江區創新創意產業園項目、中國(恩平)麥克風電聲器材商貿城等優質項目。"三舊"改造方面,目前,全市已辦理"三舊"改造項目認定242宗;辦理"三舊"改造項目供地52宗,供地面積2151畝。本次投洽會將推出鶴山濱江區改造、開平市發電廠地塊改造項目等一批"三舊"改造項目。旅遊文化項目包括現代旅遊、現代農業及文化創意招商等。其中華僑文化旅遊產業基地項目招商規模47億元,規劃開發總面積2000畝,項目把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嶺南古鎮赤坎等旅遊資源打包開發,計劃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華僑文化旅遊產業基地,子項目包括塘口鄉村旅遊、三埠華僑文化體驗區、百合鎮鄉村旅遊等。上下川島也將在會上推出招商項目5個,包括金沙灘國際療養旅遊度假區、五星級酒店集群、沙堤漁港濱海小鎮、牛塘灣、大灣等項目。推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BT(建設-移交)、BOT (建設-經營-移交)投資模式在投洽會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主要合作方式,涵蓋了高速公路、國道複線、一般公路、港口碼頭、市政道路等共10個項目,包括G 325國道複線Ⅰ期工程(九江至龍口,含鶴南大橋)、江門高新區公共碼頭、台山市廣海灣5-10萬噸深水碼頭、開平市環城公路、鶴山至開平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江門港廣海灣港區廣海灣作業區防波堤及進港航道工迷你倉最平和5-10萬噸碼頭項目是大廣海灣開發的重頭戲,交通部規劃研究院經研究認為,廣海灣及川島地區具備建設深水港的優良條件,其中烏豬島、上川島南部具有建設20-30萬噸級碼頭條件,廣海灣及上川島大灣海具備建設5萬-10萬噸級深水碼頭條件,並可依托深水港和深水岸線發展石化、鋼鐵、機械裝備等臨港工業和物流業。目前,防波堤及進港航道工程可研報告已通過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審查,項目建議書已上報廣東省發改委。據悉,本次投洽會由江門市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外經貿廳支持,江門市人民政府投資促進中心承辦,廣東省投資促進局、上海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協辦。江門外宣辦表示,此次投洽會將邀請一批央企、知名民企、跨國公司和世界500強公司代表,上海以及長三角本地實業家,境內外商會、協會代表,各國駐華貿易投資促進機構、外國駐上海領事館的商務官員,中介招商機構、投資公司代表等參加。[鏈接]德勤華永會計所發佈江門投資環境研報江門投資環境具有五大優勢江門市外經貿局此前委托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江門市投資環境研究,德勤將在投洽會上正式發佈《廣東省江門市投資環境研究報告》。德勤研報從投資者角度出發,從政府政策、商業合作環境、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及人居環境五方面對江門投資環境進行了研究分析,獨立調研內容包括實地考察和企業訪談。研報認為,依托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便捷水陸交通網絡及可持續發展環境,江門市將進一步加強制造業,尤其是先進製造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支柱作用,結合本地傳統優勢和特色,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未來江門市將憑借經濟持續繁榮的後發優勢,成為珠三角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德勤認為,江門投資環境具有五大優勢,包括高效的政府服務和透明的政府政策、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土地資源供應、別具魅力的僑鄉文化、生態優美的人居環境。十二五期間,江門面臨著珠三角一體化和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規劃全面實施的雙重歷史機遇,江門市政府應努力加快創新轉型步伐,推進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經濟增長動力必須轉型為依靠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為幫助與會者客觀瞭解江門,除由德勤發佈研報外,投洽會也邀請了原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楊汝萬教授作主題演講,500強企業高層講述投資江門體會,以世界級投資者的眼光為客商講述他們為什麼選擇江門,投資江門。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