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歷史就是歷史

迷你倉兒時到內地旅行,名勝古蹟外都是小攤販,賣的都是相關的風景明信片、襟章、鎖匙扣,起初還會對這些"文創商品"有些興趣,可是當多走幾個景點便發現,其實紀念品款式以至上面印的圖像幾乎一模一樣;講到吃的話,餃子名店大排長龍,整個歷史古蹟的印象就是餃子;路邊小吃啦,結果每人手中一堆即棄食具丟在古老城牆下。於是當星巴克告別紫禁城的同時,便有人提出連鎖咖啡店不受歡迎,那連鎖式的小食攤、紀念品店是不是也要檢討一下?當"文創"也變得大同小異像連鎖店,文物建築的價值到底是商機?主題公園?還是它有更深刻的價值?今天,"文遺"、"世遺"澳門人都琅琅上口,可是大部分政策、施政方針中,世遺的角色常常只是一種依附於觀光、商機的配角,或是開發成文創商店的硬體,或者都是最易入口的,投當下人們之所好,然而從一個地方的歷史脈絡而言,這些都是相對淺窄的視野,缺乏厚度。世遺裡面、旁邊的書店,連鎖咖啡店,文創商店倒了,也許是一個引子,而討論的方向卻不止於此。現階段文創受政府扶持資助發展,對應著self storage實狀況,一如歐洲國家視文化藝術為公共財產,應受到保護免被市場影響,可是文創一旦要成為產業,便得放手面對市場,市場是甚麼?就澳門而言,市場就是外地人以買到本地藝術家的創作、設計作為曾到此一遊的象徵,甚至可以彰顯其深度旅遊的文化光環;市場更是本地居民生活上喜歡並堅持購買本土製造,因為"本土限定"不是海量產製品,於是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買。這裡便牽涉到身份認同的問題。但是,我們恰恰活在一個消費歷史資源卻不深思歷史價值的城市,歷史一直沒有被認�對待,在地居民每天面對著地產霸權、租金失控、交通混亂等問題,歷史的價值只有觀光、商機,而不是讓人們(包括下一代)從認識本土歷史中,瞭解作為澳門人的文化內涵,缺乏歷史就是歷史的自信與認同,歷史責任不但向過去追究,也是為未來累積厚度,是所有本土文化藝術、文創產業的基礎。當世遺下的文創商店要讓位予名牌服裝店,我們需要提問的不只是文創的去向,而是澳門政府、掌握大量資源的本地財團,以及我們自己如何面對歷史?(被遺忘的價值 · 二之二)迷利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