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區錦新促公開閒置地資料供監察

【本報訊】澳門賽馬會地段內的3個地塊,迷你倉新蒲崗在10多年前獲准改變用途後卻一直未有發展,但官員在被問及為何不屬閒置地時,卻未能說明相關理由,事件惹來社會質疑當局收回閒置地的決心。議員區錦新批評,現時政府在判斷土地是否屬閒置地問題上毫無準則,全憑官員的判斷,其次是向社會發布資訊不足,經常以怕公開後會引起訴訟為藉口拒絕交代閒置土地情況;土地資源是公共資源,土地的用途及處理公眾絕對有知情權,他促請當局公開所有閒置土地的資料,讓社會難作出監察。早在回歸前,政府批准澳門賽馬會地段內的3個地塊改變用途,分別興建住宅、酒店、非工業樓宇,但空置10多年後,至今仍未發展。去年,土地工務運輸局發出3個地塊的街道準線圖,土地承批人已提交工程計劃草案,工務局正在審理當中。工務局局長賈利安日前透露,該3幅土地原被列為置閒地,但經當局分析後,認為它們不屬於閒置土地範疇。恐引起訴訟 理由荒謬區錦新認為,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是否屬閒置土地關鍵在於官員的判斷,沒有準則。只由官員隨心所欲作出決定,社會根本沒有能力去監察相關土地是否閒置地。最簡單的例子是2009年政府在社會壓力下稱有113幅土地屬閒置地,結果經過兩年迷你倉出租就告訴市民,當中只有48幅屬可歸責土地,其餘65幅土地屬不可歸責,如何判斷可歸責和不歸責,只有政府才知。甚至在立法會委員會上,議員保證在不透露情況下要求官員交代相關資料,但政府官員仍是以避免訴訟為藉口拒絕透露。他認為,土地是澳門珍貴資源,土地的批給絕非商業秘密,運輸工務司司長多次強調「公開土地資料擔心會引起訴訟」,會對政府不利。政府基於公共利益不能公開相關土地資料,他認為當局的理由令人感到質疑,也很荒謬。區錦新表示,土地資源是公共資源,土地的用途及處理公眾絕對有知情權,無理由政府「�埋晒」,導致社會及民間無條件去監察,所以才會出現今日的閒置土地爭議的問題。馬會3幅土地在回歸前已容許其轉換用途,但至今已相距13、14年時間,土地為何閒置?政府又憑甚麼理由判斷其屬非閒置土地等一系列問題,若政府不交代清楚,社會就會質疑政府在處理土地問題上黑箱作業。如果政府有足夠的透明度,就應公開113土地的名稱或位置,讓市民知悉,以及向社會交代政府是如何選出該113幅土地,如何分辨相關土地是可歸責或不可歸責等。同時向社會清楚交代馬會內3幅土地的情況,是因城規或政府行政程序緩慢,而令土地不可歸責?儲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