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全國版) - (環境顯著提升,市民在參與過程中感覺身邊的點滴變化
銀香新村位於老香洲,self storage附近的獅山路由於修建年代較久,出行環境較為不佳。住在小區的周阿姨說,以前晚上出來散步,一不小心就會踢到那些凸起來的石磚。如今,獅山路得到了改造,出行環境也得到改善,"現在走路方便多了"。獅山路改造帶來的變化,是珠海此次創文為市民辦實事的切片之一。自去年�動以來,珠海以創文為抓手,利用倒逼機制加快各項工作的開展,以提高市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文明和軟實力。在創文過程中,珠海尤其注重將"創文"與改善民生相結合,使市民享受到更加便利的出行環境、更加安全的社會環境、更加宜居的居住環境、更加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隨著創文的推進,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市民也已經感受到創文帶來的變化:出行環境更好、交通更順暢、市民更文明、市容市貌更整潔、志願服務和慈善活動越來越多……這些變化也使市民更加主動參與到創文過程中。文明花開,幸福滿城。"惠民、利民、便民、樂民"是珠海創文的目標所在,聽民聲、順民意,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則是珠海創文的動力所在。以創文為抓手加速民生改善從今年開始,市、區兩級財政連續3年每年投5000萬元,對全市110家農貿市場將全面升級改造;新投放303輛新能源出租車、500輛綠色能源公交車,建成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改善公共交通;市文化館、歌劇院、博物館加快建設;香洲投入近1500萬元整治108個老舊小區、投入900萬維修改造30條老舊街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是形象工程,而是民生工程。"在許多場合,珠海主要領導強調,珠海創文的根本目的,是讓人民群�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斷增強廣大市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這一理念指導下,珠海以創文為抓手,全面�動老舊小區整治、老街舊巷維修、市容環境整治、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公共交通改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重點民生工程。作為全市創文的主戰場,香洲以大手筆的民生投入對"為民創文、創文惠民"做出了生動詮釋。今年,香洲共投入1491萬元用于整治108個老舊小區,並年投900萬元維修改造30條老舊街巷,目前獅山路等主路已經完工。市民們感受到了家門口的變化。去年全市5家農貿市場完成改造升級,其中地處老香洲的為農市場推廣使用了全國首創的"菜籃子IC卡",市民刷卡買菜只需10秒左右,不少市民感慨"就像進了大型超市",今年珠海又�動全市110家農貿市場的全面升級改造。市民的出行環境也得到提升,除了綠色公交的持續投入,珠海還開通了首期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成服務站點195個投放流通車輛2300輛,覆蓋了主要的公交站點、交通樞紐、旅遊景點等出行熱點,並實現了90分鐘內零收費,"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難題得到有效緩解。目前,第二期租賃系統正在抓緊建設中。對珠海而言,創文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撬動科學崛起的有力杠杆:相對於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等"硬實力"而言,創文的著力更在於"軟實力";相比領導評價,它更看重市民感受。全民創文共樹文明標杆7月24日,一場名"美麗珠海環境整治大家談"的座談會在香洲區吉大街道辦舉行,市、區城管部門邀請人大、政協、居委會、居民及商販代表,就吉蓮市場早市的去留問題展開面對面討論。8月,城管部門經多方協調在馬路對面另選一塊早市新址,停業2個月的商販們重新營業。街頭亂擺賣一向被認為是創文中"最難啃的骨頭",在民生需求與城市環境之間如何尋找平衡和共贏,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水平。通過建立傾聽民意的對話機制,對這一問題的解決起到促進作用。創文要真正落到實處,離不開群�的參與和支持。讓人欣慰的是,在創文過程中,政府主動搭建溝通平台,傾聽民聲融入民意,在溝通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於是,"萬名大學生深入社區"、"萬名幹部入萬家"、"萬名教師進萬家"等大走訪活動成為常規性活動,以宣傳創文知識、收取創文意見和建議,協調解決群�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群�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同時也成為政府部門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源泉。事實上,珠海自創文之初就把社會動員放在了突出位置,通過多元化的載體刊播"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營造良好的道德和文明風尚。市創文辦的自我測評數據顯示,受訪市民對"講文明 樹新風"公益廣告知曉率達到93.2%,有接近九成的市民願意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創文的成效不斷呈現,市民對創文的參與熱情也越來越高。在春暉社區,就成立了一支由社區居民、退休幹部參加的義務市容監管員隊伍,對轄區農貿市場衛生環境進行日常監督。"我為創文能做什麼,我應該怎麼做?"越來越成為市民的行動自覺。創文倒逼營造高效政務環境創建文明城市,惠及民生是根本目標,而這離不開一個運轉高效、服務到位的政府。以創文為抓手,珠海也在倒逼行政服務效能的高速提升。當前,珠海正處於新一輪大發展大建設的戰略機遇期。毫無疑問,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將加速推動項目從藍圖變為現實,實現珠海經濟的加速崛起。反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為蓋公章跑斷腿"的現象不消除,重大項目的落戶建設和企業的投資意向將受較大影響。加大簡政力度與減少審批事項、實行"陽光審批",成為珠海第五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工作任務,其中投資、社會事業、非行政許可審批等領域成為改革重點。同時,珠海全面實行並聯審批和"一站式"服務,實現網上公開申報、受理、咨詢和辦複,推行服務質量公開承諾制。據統計,珠海這一輪行政審批事項縮減超過40%。政府部門的窗口服務水平,同樣與普通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值得一提的是,在珠海創文過程中,黨員的帶頭示範作用被突出強調,去年7月,珠海市機關作風辦聯合市公安局、市地稅局等9家窗口單位共同倡議設立"黨員志願服務窗口",以黨員志願服務的方式,開展"工作日下午延長半小時下班、周三中午不休息"的黨員志願服務,目前窗口數量已增至270多個。"12345,有事找政府",現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在珠海已是家喻戶曉,"一個號碼對外",將各職能部門的咨詢、投訴、舉報平台整合到一個服務平台上,建立起了政府與市民之間全天候的聯繫渠道。按照相關規定,接辦單位必須在1天內跟投訴人聯繫。多數市民對效果持肯定態度,認為可以減少投訴遭遇"踢皮球"的現象。通過這些系列措施的推出,珠海市民也得到越來越便利的政府辦事效率。●舊小區整治主城區年投1491萬整治108個小區曾經斑駁破損的水泥路面換成了潔淨平整的瀝青路面,兩旁的人行道上也再不見凹凸迷你倉平的地磚,取而代之的是如今色彩明麗的環保磚……經過近一個月的改造,獅山路換了個新貌。獅山路等老舊街巷的改造是今年珠海創文的重要內容。據悉,香洲今年將投入900萬維修改造30條老舊街巷,目前獅山路、山峰街、龍舟街、穗珠路4條主路已完工。此外,主城區老舊小區整治,也是年初市委全會確定的全市創文重點突破項目之一。根據香洲區城管部門的摸底,香洲3棟以上規模的小區共有800多個,在1998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有247個,老舊小區道路破損嚴重,地下管線不完善,髒亂差投訴層出不窮。為改善老舊小區環境,今年香洲共投入1491萬整治108個老舊小區,其中1291萬資金來自于財政預算外,整治內容涵蓋了排水設施、管線、路燈、樓道口牆體粉刷等基礎設施工程,及崗亭、視頻監控、消火栓等"四防"硬件。除了路面修復之外,南屏沙邊街、獅山青春里、夏美路、紅旗街、人民東路等老街區的路燈安裝工作也早在今年4月陸續展開。細心的居民們也發現,往日令人擔憂的老舊小區環境正在逐漸好轉。記者現場走訪也看到,青春里、夏美路一帶的路燈照明狀況比一年前改善不少。南廈豐澤園外的水果店店主稱,"以前路燈總是很暗,市民並不願意散步到這裡買水果,現在是比以前好了,政府還可以再做多一些。"●德行珠海"道德講堂"舉辦活動約1200場 "做道德就是做發展,做道德就是做幸福。"今年珠海�動了"德行珠海"公民道德建設行動計劃,這是珠海今年創文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而作為"德行珠海"最閃亮的一塊招牌,珠海的"道德講堂"圍繞"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敬業奉獻"等主題,通過群�講自己的事、講身邊的事,讓居民更廣泛地投身到創文活動中來。截至7月初,全市已開辦各類"道德講堂"約200所,並廣泛深入社區、機關及企業,共舉辦活動約1200場,參與市民約10萬人次。明德講堂現已成為提升公民文明素質的重要平台。道德教育從娃娃抓起,近年來,珠海將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和課程表。同時結合開展"書香校園"評選活動、"我們的節日"主題節慶活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和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引導中小學師生傳承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另外,珠海尤其注重道德模範的示範引領作用。這一年來珠海湧現出劉錫河、黃漫飛、劉清偉、陳利浩、楊百成等多位身邊好人。據瞭解,經過推薦評選,珠海現已有全國道德模範1人,中國好人12名。●志願服務立法護航打造志願服務品牌近日颱風"尤特"給珠海帶來了狂風暴雨,但是這並不影響退休老人戴蓮蓉堅守在志願者崗位的熱情。作為珠海志願團體中最普通的一員,她在談及自己堅持多年的志願者服務時表示,最開心的就是感受到珠海人的素質正在提升,偶爾還會有外國友人用生硬的普通話向她表示感謝。"現在已經很少有像以前那樣不理解我們的規勸、反而罵罵咧咧的人,大家的素質都提高了。"戴蓮蓉說。志願者已經成為珠海創文的一支重要力量。統計顯示,目前珠海全市擁有註冊志願者總數達18.6萬人,註冊團隊達378個,註冊志願者累計為社會提供服務時數超過200萬小時,香洲區還積極推進志願服務站和服務崗的建設,122個"社區志願服務站"現已全部掛牌成立,並在主要公共場所設立了志願服務崗。黨員志願者的隊伍也在擴大,今年6月,珠海黨員志願服務促進中心正式成立,將依托珠海"志願時"系統進行志願者註冊登記、活動管理、信息發佈、考核評價等。值得一提的是,珠海還以人大立法的形式出台《珠海市志願服務條例》,為志願服務提供制度保障和激勵機制。包括志願者可以憑本人的志願服務記錄,優先享受社區照顧、社區養老、社區互助等公共服務和自助互助服務;戶籍不在本市的志願者,可以按規定享受積分入戶,其子女享受積分入學等優惠政策。●農貿市場升級百余農貿市場明年全部完成改造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對於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品質、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借助此次創文的機會,珠海今年對全市110家農貿市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明年將全部完成,市、區兩級財政還從今年起連續三年每年安排5000萬元用于農貿市場規劃建設和改造升級。如今,一些農貿市場的環境已得到大大改善。地處舊城、臨近漁港的香洲朝陽市場是典型的老舊農貿市場,每日大量的海鮮交易導致市場周邊亂擺賣、地面積水、環境髒亂差現象嚴重。經過數月的改造,該市場的面目已煥然一新。"市場每天都有著變化,令人驚喜。"協助朝陽市場開展升級改造工作的志願者王蘭奇如此形容。在二樓開茶葉鋪的陳女士也興奮地說到:"市場變乾淨了,我們的生意也比以前更好。"對此次改造升級,市場內的鋪主們都表示很支持,不僅主動打掃地面衛生,對店鋪門口過道的衛生實行"三包",還自發將貨物擺放整齊。原來隨處擺放的垃圾桶,現在也井井有條地排在一邊。市場周邊的環境整治也被提上日程。據瞭解,朝陽市場、香洲南坑市場、吉大吉蓮市場、拱北市場等市場都對沿街店鋪安裝的伸縮雨篷和活動帳篷進行了拆除,同時也清理了市場周邊影響觀瞻的占道經營攤販和"小招牌、亂釘掛"等,並對市場的排水排汙設施進行整修。●文明交通出租車行業成文明提升窗口速度太快、經常超車、態度不好、大聲喧嘩……過去,市民對珠海的出租車時常有抱怨,出租車行業的一些不良現象也影響到珠海文明城市的形象。在此次創文中,珠海也將出租車行業秩序的整治列入工作議程。今年以來,全市新投入的300多輛環保節能出租車,通過GPS功能和錄音錄像,出租車公司可及時掌握駕駛員的不文明服務行為,保障乘客利益,提升服務質量。與此同時,淨化出租車市場秩序,打擊非法營運,珠海也有了立法保障。根據新條例,從事非法營運,司機除被處以1萬元至3萬元不等的罰款,還將被暫扣駕駛證半年,一年內非法營運兩次將被吊銷駕照。據瞭解,隨著創文活動的逐步推進,再加上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珠海經濟特區出租車管理條例》,市內出租車行業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市民與遊客對出租車的"文明印象分"有所提高。"現在出租車司機在搭客時的態度好了不少,說話不再像以前一樣大聲了。"市民陳小姐說。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向松陽見習記者 陳曉實習生 陳韻西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王榮圖片說明:珠海在創文過程中,通過多元化的載體刊播"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營造良好的道德文明風尚。; 珠海創文的根本目的,是讓人民群�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文件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