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重申立場 反對佔中 總商會冀有限度輸入外勞

【香港商報訊】記者劉楚婷報道:香港總商會總裁袁莎妮表示,self storage本港的勞工短缺情況受到商界關注,雖然輸入勞工是一個敏感話題,但仍希望各界要理性討論。不過,總商會的立場是支持港人優先就業,同時要釋放剩餘勞動力。她擔心日後若立法規管標準工時,低技術工種難吸引年輕人入行,故商會希望政府在個別行業作有限度輸入外勞,解決勞工不足的問題。對近期熱議的「佔領中環」行動,袁莎妮重申,香港總商會的立場是堅決反對「佔領中環」,該會對「佔領中環」是感到擔心的。 袁莎妮:勞工短缺不利經濟 袁莎妮表示,勞工短缺對本港經濟的不利影響已經迫在眉睫,根據政府的統計資料,過去36個月,本港長期有超過1萬個職位空缺。本港的總勞動人口不斷上升,目前已經超過388萬。總就業人口接近375萬,最新的失業率偏低,本年7月職位空缺接近11萬,幾乎接近1989年的歷史高位12萬2000個職位空缺,當中大部分為批發零售、酒店業、進出口及個人服務業等。本港出現有工無人做,導致服務質素下降及員工工時增加,人手短缺的情況不容爭議。 她續稱,本港700萬人口之中,超過15歲,無參與勞動市場的人數約有240萬。此批人口其實是潛在的勞動力,當中約52萬是年齡介乎30至59歲的家庭主婦,如果企業可以採取彈性上班時間及改善託兒服務,可以吸引此批人口加入勞動市場,有助紓緩勞工不足的情況。 她指出,現階段是值得認真重提「輸入勞工」,藉此紓緩勞工市場的緊張。就如建築界已經是一個好例子,其情況可以仿效上世紀90迷你倉代由於興建新機場須要輸入勞工。香港總商會持開放的態度,並了解到工會個別代表並非是鐵板一塊,但必須有足夠的監管,同時要先聘用本地勞工。 安老服務業受益大 總商會指出,為本港整體利益來說,建議先針對嚴重缺乏人手的工種,透過勞資共識,輸入本港必需要的勞動支援。至於補充勞工計劃,對於解決現時勞工短缺是作用不大。至2012年底,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及飲食酒店業僅是輸入84個勞工,但至2013年首季,此數行業合計的職位空缺已經超過3萬個。兩者的落差好大,應該好好檢討補充勞工計劃是否有效,實在係連杯水車薪都談不上。 補充勞工計劃之中,安老服務業受益最大。不過,其中26個行業不包括在計劃之中,包括司機、售貨員、侍應生等,此部分都是勞工不足的重災區。補充勞工計劃實在必須檢討,甚至廢除,重新正視此問題,輸入足夠勞工支持本港經濟發展。如果各界仍然對此視而不見,對本港經濟無好處。 不希望社會安寧受到威脅 袁莎妮重申,香港總商會的立場是反對佔領中環,對於佔領中環感到擔心。該會絕對尊重言論自由,此乃香港的核心價值,作為一個成熟的社會,各方都可以表達意見及減少矛盾。不過,如果要用不合法的情況來表達意見,總商會是不認同,即使發起人如何強調手法是和平及非暴力。根據以往太多例子,此類事件通常都不會和平結束,不希望社會安寧受到威脅,禍及無辜人士。中西環約有4萬企業,本港大企業在中環設有辦公室,中小企的數目也很多。雖然,企業無份參與佔中,但不希望日常運作及生活受到影響。文件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