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秦火火自言造謠擾亂人們思想過分 稱給孩子積陰德
《新聞1+1》2013年8月21日完成台本 ——刑拘"秦火火" 依法"大掃除"! "秦火火": 您好,文件倉可以關注新浪微博嗎?我叫"秦火火"。 解說: 渴望成名,渴望暴富,這個"秦火火"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秦火火" 在未來三年內,我就有可能成為鑽石王老五。 解說: 12個微博,3000多條謠言,"秦火火"火過了。"張海迪擁有日本國籍"。 "秦火火": 好玩一下,反正其它事情,她也沒有什麼其它料可爆。 解說: "鐵道部高價賠償外籍旅客"。 "秦火火": 這我倒還真沒去調查研究過。 解說: 中傷他人,依據何來? "秦火火" (是我)自己說,我自己創造的。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刑拘"秦火火",依法"大掃除"! 主持人 歐陽夏丹: 各位好,這裡是正在為您直播的新聞《1+1》。我們首先看今天下午在微博上有人爆料,說在成都市發生了一起劫持公交車的事件,隨後成都公安局就馬上站出來闢謠,說這個消息是假的,而且正在追查謠言的發佈者,你看,又是一起網絡謠言。可以說如今的網絡時代,在給我們每一個人提供自由表達渠道的同時,也為某一些人提供了造謠獲利的空間。今天有很多媒體都在關注網絡紅人"秦火火"被刑拘的事件,都感覺大快人心。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秦火火"到底都造了哪些謠。你看他造的謠非常令人震驚,像"鐵道部天價賠償外籍旅客","雷鋒的生活很奢侈","張海迪擁有日本國籍"等等等等。其實這個"秦火火"的活躍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那麼他到底是怎麼造的言,又是如何看這些謠言火起來的呢?我們首先看第一個短片。 (播放短片) 解說: 在廣州、蘇州、杭州打過工,當過西餐廳服務員,做過文字校對。2001年他來到北京,幾經輾轉,加入了從事網絡推手、網絡營銷等業務的爾瑪公司,擔任文案一職,他本民秦志輝,他就是今天被我們關注的"秦火火"。 "秦火火": 嗨,大家好,我叫"秦火火,今年27歲,來北京已經有一年了,現在騎的還是二手自行車,住的還是400塊錢的平房,但是相對於全中國其他13億男人來說,我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我超級有自信心。 解說: 這是三年前"秦火火"為參加一個網站活動而錄製的個人宣傳視頻,自信是他強調的個人魅力。 "秦火火": 我的計劃是在未來三年內,我就有可能成為鑽石王老五。我行,我行,我就行。 解說: 事實證明,在接下來的三年,這個"秦火火"的確很行,走的也是一條與眾不同的成名之路。 "秦火火": 我謝謝大家,我是一個個來求粉絲的。你好,可以關注一下新浪微博嗎?"中國秦火火",秦朝的秦,水火的火。 解說: 這是地鐵上的"求粉歌",這也是"秦火火"的第一把火。然而,各種搏出位的舉動,終究不會掀起大波瀾。渴望成名的"秦火火"需要改變。 辦案民警: 一個轉折點就是7.23動車事故以後,他就是自己編造了一條微博,就是一個外籍人士,按他說應該是意大利人,國家賠償了三千萬(歐元),這個微博引起了網民極大的關注。 解說: 這是一條很快被證明是謠言的微博。盡管在發佈後兩個小時就被刪除,但是就是這短短兩小時,這條微博轉發數就超過了一萬次,粉絲數增長了幾千個,這讓發佈謠言的"秦火火"第一次嘗到了甜頭。自此,"秦火火"開始有目的的在互聯網編造傳播謠言。據公安機關調查,"秦火火"等人在過去三年,編造傳播的謠言達三千多條。 辦案民警: 就是抓眼球,這樣他從中嘗到甜頭。按他的供述,如果出了名以後,就會有一些出版社、出版商找他出書,他自己就可以寫作,也可以從中受益。 解說: "謠言並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個謠言",這是"秦火火"認同並且遵循的行為方式。就這樣,三年來,這個"秦火火"以製造謠言、帳號被封、註冊新號、繼續製造謠言的方式,在網絡上不斷點起一把又一把公�的憤怒之火。 記者: 都有什麼帳號? "秦火火": "瀟湘、"中華秦火火"、"華夏秦火火"、"銀淮",然後還有"淮上秦火火"。 解說: 12個微博,累計粉絲數量達十萬個。在北京房抓獲時,"秦火火"已經是北京一家公司沈陽分公司社區部的副總監,工資也從月薪千元漲到了八千元。 辦案民警: 你這都是什麼行為? "秦火火": 就是擾亂人們的思想,擾亂那個受到潛在影響公共秩序安全嘛。我也跟你們說一點,我當時為什麼?我當時想,我說我明年年底就要結婚了,我必須得給孩子積點陰德吧,有點過分了,我覺得以後肯定會招來鄙視的目光吧。標簽:秦火火 謠言 解說 推手 洪道 記者: 為什麼鄙視你? "秦火火": 覺得我不上道唄。 主持人: 這三個字,"不上道"是如今"秦火火"對自己的一個定義。而回顧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里,他已經在造謠和傳謠這條路上走的太遠了。我們可以看一些數字,"秦火火"在網上有不少名字,而且在三年時間里不間斷造謠,製造和傳播了三千多條謠言。他曾經擁有12個微博帳號,一旦被封停馬上就換一個,粉絲數量已經達到十萬個。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他這麼厲害,擁有這麼多粉絲?實際你仔細看看他造的謠,這些文字裡涉及到具體機構的名稱和時間,往往語氣都非常肯定,不容置疑。而且有的時候還仿照新聞導語的寫法,所以讓很多人就會信以為真,但是你只要仔細去分析裡頭的奧妙和技巧,你會發現他實際上還利用了兩個借助,第一個借助就是借助了公�的情緒和心理,因為他往往會以一個社會不公審判者的姿態,涉及到了一些反社會、反體制的一些話題,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另外,他會去利用和借助一些少數所謂的"意見領袖",去散播謠言的傳播範圍,從而帶來更大的影響力。曾經有人說過,"一個謊言被重複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了。"這句話說的是當初的納粹德國軍人和孩子,在進行洗腦的時候所堅持的理念,而我們看一看現在所身處的網絡世界,一個謊言被重複一千遍甚至一萬遍,都是輕而易舉的,只要你輕輕點擊一下鼠標就可以了,而我們每個人的每一次點擊都會是一次蝴蝶效應。而更令人氣憤的是,"秦火火"和其他一些造謠和傳謠的人,都信奉這樣一句"名言",當然這個名言是打引號的,說"謠言並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個謠言",可見態度是多麼囂張,而且對謠言是多麼癡迷的一種狀態。 相關的話題,我們就要馬上請教一下負責偵辦這個案件的北京市公安局預審總隊的副總隊長張輝,張隊長您好。可見"秦火火"對造謠傳謠的過程是有一點走火入魔的狀態。您在偵辦和審訊這個案件過程當中,對"秦火火"的個人狀態有沒有更多的瞭解? 北京市公安局預審總隊副總隊長 張輝: 是這樣,從我們這兩天的審查情況來看,應該說"秦火火"的生存狀態有兩面性,一個方面,在現實生活當中他也是比較忙碌和充實的,在這個公司里也是渴望升值來增加收入。他來北京的幾存倉的時間里,也是多次跳槽、換公司,自己的工資也從最初一千多塊錢,一直到我們抓他的時候月薪有八千塊錢了。另外一方面,由於工作方面的原因,他跟網絡接觸比較多,同時,因為他個人的性格不太合群,不太願意跟其他人接觸、交流,所以其實他大量時間還是生活在他個人的網絡世界當中,用他自己的話說,實際上已經上癮了,癡迷網絡,有的時候甚至他自己電腦壞了的情況,他就去網吧也得上網發微博。也恰恰是對網絡的癡迷,對網絡成名的追求和享受,才使他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主持人: 成癮了,而且是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希望被人關注,被人重視,而且很享受被�多網友追捧的這種狀態。正像他的名字那樣,他的確是火了,但這個火是在玩火。如果"秦火火"是一個網絡推手的話,我們自然也非常想知道他背後的推手又是誰呢?在警方調查的過程當中,就發現了一個叫做"北京爾瑪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的單位,這個"秦火火"就是這個公司的員工,而有一個網名叫做"立二拆四"的人是這個公司的創辦人。這個公司的主營和目的又是什麼呢?我們繼續來關注。 解說: 母親跪爬門為假新聞,系爾瑪離職員工"金權少俠"離職後所為。媒體報道,上海孕婦暈倒,�人齊扶的假新聞,系爾瑪離職員工孫某所為。女孩兒為暈倒清潔工撐傘的假新聞系爾瑪離職員工所為,包括"秦火火"在內,這些假新聞的製造者都曾供職于這家爾瑪公司,而此次與"秦火火"一起被警方抓獲的,就有北京爾瑪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創辦人楊秀宇,網名"立二拆四"。 楊秀宇: 最終你要讓網民群體,讓他們站在道德的高點,讓他們感受到他們的智商優越,這樣你的策劃很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策劃。 解說: 這是楊秀宇曾作為資深網絡營銷人士進行講座的一個片段,的確非常專業。而在爾瑪公司的簡介中我們也能看到,該公司留下了一系列自認為是成績和驕傲的策劃炒作案例,這其中就包括車展最美清潔工,史上最美售樓小姐等數十起項目。而2005年策劃的天仙妹妹,則被公司看作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網絡造星案例,直接給四川阿壩州的旅遊經濟帶來了30%的增長。當然,以上炒作是可以公開說的,而我們知道從2005年到2013年,"立二拆四"和他的爾瑪公司仍在炫耀的還有很多。 楊秀宇: 後來很多產品是假的了,是托了,反正是換了,拿這個產品去接受採訪,在網上很多人都關注交換妹妹她今天又換到了什麼,實際上這是企業給的錢,這是企業給的產品。 解說: 除了炒作,爾瑪公司要幹的似乎還有很多,它宣傳的核心業務包括網絡整合營銷、網絡公關顧問、網絡品牌管理、網絡廣告投放。在爾瑪公司的官網上,我們可以讀到一篇封殺某品牌涼茶的案例分享文章,詳細介紹了對該產品的網絡推廣方式。2008年該產品企業曾因為對四川地震災區的巨額巨款,而獲得社會上極佳的好評。而在這時,網絡上一篇封殺這一品牌的帖子被廣泛傳播,正是這篇正話反說的帖子,不僅獲得了極高的點擊率,也讓其成為了由讚揚到付諸實際購買行動的號令,甚至讓該產品在多個城市的終端都出現了斷貨的情況。如果說這樣的策劃方式是否違法我們還不確定,而另一些行為則是赤裸裸的犯罪,來自公安部的消息,由秦、楊等人組成的網絡推手團隊,伙同少數所謂的"意見領袖",組織網絡"水軍",長期在網上興風作浪,炮製虛假新聞,鼓舞歪曲事實,製造事端,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並以刪除帖文替人消災、聯繫查詢IP地址等方式,非法攫取利益,嚴重擾亂了網絡秩序,其行為已涉嫌尋釁滋事罪、非法經營罪。 主持人: 一個人要追名逐利其實很正常,但關鍵的是看在追名逐利的過程當中用的是什麼樣的手段和方式,因為它是關乎法律非常嚴肅的一個問題。我們不妨再來看看整個的利益鏈條,首先是為了賺取名聲,在網上無所不用其極。然後用這些所謂成功的案例,吸引那些需要去公關和營銷的公司或者企業,最後在它們身上謀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如果單從這些字面來看,這些途徑似乎無可厚非。但如果在一開始就使用非法手段,即便再後來的操作過程當中是合法的,我們社會也不能夠容忍,因為它可能會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我們來看看公安部網站上登載的一段文字,秦、楊等人組成的網絡推手團隊,伙同少數所謂的"意見領袖",組織網絡"水軍",長期在網上興風作浪等等,並以刪除帖文、替人消災、聯繫查詢IP地址等方式非法攫取利益,嚴重擾亂了網絡秩序,其行為已經涉嫌,大家注意是尋釁滋事罪和非法經營罪。如果說以往涉及到網絡的一些熱門人物的非法的炒作行為是觸碰到了道德的底線,那麼這次很明顯,毫無疑問是觸碰到了法律底線。接下來再來請教一下張隊長,在這個案子當中我們看到,犯罪嫌疑人實際上用製造謠言來當做炫耀自己的一個資本,三年的時間裡面,三千多條謠言,平均算下來一天就是三條謠言,相當的高產,你認為這些人之所以這麼大膽的去做這些事情,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張輝: 他們的膽子確實不小,當然在現實社會當中恐怕他們絕對不敢這樣。在網上他為什麼敢這樣呢?我們感覺,一是網上非法犯罪的成本低,風險小,隱蔽性比較強。從這個案件來看,嫌疑人動動手指頭,敲幾行字就能把事給辦了。這種違法犯罪不需要與被侵害對象面對面接觸,行為和危害不像普通的違法犯罪那樣直觀,不容易被發現和處理,所以他們的僥倖心理也都比較突出,這是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他們實際上把網絡世界當成了純粹的虛擬世界,當成了網上原始社會,在他們眼裡,網上社會沒有什麼底線,發佈謠言的時候也不會考慮法律法規的約束和限制,甚至有的還自欺欺人,認為編個網名,穿個"馬甲"就可以逃避法律的責任。實際我們感覺網絡應該一樣具有現實的屬性,也是現實的空間,法律是這個空間基本的規則和行為底線,在這個空間里,我們認為每一個上網者都應當,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主持人: 因為網絡世界畢竟也是一個公�輿論的平台,它也是有原則、有底線的。針對這一類的案件,公安機關的立場,還有長期的打擊方向又是什麼? 張輝: 維護網上的正常秩序,對網上違法犯罪依法打擊始終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不管網絡案件有什麼樣新的手法、新的變化、新的特點,我們都將一如既往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堅決打擊,依法懲處,努力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謝張隊長的介紹,非常感謝您,我們也非常希望看到公安機關這些嚴厲的打擊,給網絡的違法犯罪分子以震懾,因為網絡發展到今天,包括像"秦火火"事件的確非常值得我們去警惕這樣的現象。之前我們談到的北京爾瑪公司,似乎也成為了網絡推手公司當中的"佼佼者",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了。我們看到他們在非法炒作、策劃、製造和傳播謠言,線上線下做的是風生水起,我們自然也會問,在未來的日子裡面,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應該怎麼樣去監管?怎麼樣杜絕和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繼續往下看。標簽:秦火火 謠言 解說 推手 洪道自存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