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綜援數字中的玄機
上周為討論新移民領取綜援的趨勢,self storage花了不少時間整理綜援的統計數字。經濟學者的怪癖之一,是對統計數字非常好奇,總要左加右減的分析一下,試圖在數字中找出一些有趣的現象。話說政府統計處定期會為綜援公開一份專題統計報告,資料不算詳盡,只夠知道大概;我利用報告整理出1993至2011年的綜援數字,拆解一番後,發現數字中有玄機,既可用來介紹一下處理數據的技巧,亦可藉此探討一下綜援這制度的演變。綜援支出要扣除通脹先看每年綜援的個案數目及受助人數目【圖1;實線為個案數目,虛線為受助人數】,每宗個案的受助人可在一人以上,個案數目在上世紀90 年代升得最急,2003 年後變得平穩;受助人數在90 年代升得快,但自2004 年持續輕微下降,相信跟當年實施的7 年居港限制有關係。不過,從1993 至2011 年,香港的人口從600 萬增至700 萬人,不同年份的綜援數字不能直接比較。正確的步驟,是先剔除人口增長的影響。我從政府統計處找來每年年底的香港總人口數字,計算出每100 人的綜援個案和受助人數。在1993 年,每100 名港人中有1.5宗個案和2 名受助人,之後一直上升,至2004 年的高峰,每100 名港人中有4.4 宗個案和8 名受助人;自2005 年起數字一直輕微回落,到了最近的2011 年,每100名港人中有3.9宗個案和6.2名受助人。從數據可見,綜援支出沒有「一發不可收拾」。政府最沉重的綜援開支負擔出現在2004及2005年的兩年間,後來隨�經濟好轉、綜援的7 年限制及其他原因,人均個案和受助人數都在輕微下降。讀者可能會問:綜援支出不是在穩步上升嗎?綜援總支出的確在一直上升,從1993年的24億元,升至2011年的近200億元,升了近10倍【圖2】。支出有升無跌,是否跟剛才的分析有矛盾?分析十數年的支出,不能不扣除通脹,把名義的(nominal)轉換成實質的(real) 數字。【圖2迷你倉中的紅線為以2010 年左右的綜合物價指數計算的總支出(以甲、乙、丙類物價指數計算,分別不大),亦即實質支出,由此可見近年的實質支出有所下降,而高峰碰巧也在2004至2005年間。把實質綜援支出除以香港人口,可計算出每位港人的實質綜援「負擔」。在1993 年,每人每年付出約500 元,2004年高峰時約為2900元,最近2011年回落至約2600 元。讀者要留意,這些數字已扣除通脹,代表的是2010 年左右的物價,可以直接比較。這個人均數字,可粗略的看為每位港人「夾份」支付實質綜援支出的數額。假設2011 年的香港只有10 個人,其中一個領取綜援,那綜援制度就像從其餘9 人的口袋中轉移2600 元到受助人,亦即受助人每年拿取23400 元(9X2600 元)的援助。由此推論,只要綜援「加薪」,或者受助人佔人口的比例上升,非受助人平均的負擔就會上升。制度愈複雜浪費愈多不過,財富轉移不是把錢從A 的銀包搬到B 的戶口般簡單。現實中的財富轉移相當複雜,參與的人數眾多,一筆錢要經過重重關卡才送到受助人手上。綜援開支並不包括因制度而出現的其他成本:負責檢核的官員、幫手申請的社工、將錢轉賬的銀行,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都是綜援制度的成本,再加上受助人行為的改變(如欄友徐家健指出的降低工作意欲)、受到的歧視等等,加加埋埋不是小數目。制度愈複雜、過程愈官僚,制度造成的浪費愈多。此外,愈龐大的福利制度,將帶來愈踴躍的尋租活動(rent seeking),致力向政府爭取利益。舉例而言,香港有逾1.8 萬多的個註冊社工(平均每400 港人就有一個社工,比美國的平均500 人要高) ,社工課程愈開愈多,其強大的需求有多少是源於香港的福利制度?政府一年的綜援開支有200 多億元,這些不容易計算的額外成本又有多少呢?作者為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曾國平.facebook.com/economics3.0迷你倉將軍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