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鼓勵市民舉報 網上非法銷售藥品行為
近年來,儲存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上藥品交易勢頭發展迅猛。但是網絡在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同時,也給虛假醫藥信息和假劣藥品提供了巨大的隱匿空間。記者昨日從市食藥監局獲悉,對於網上違法售藥的行為,將會堅決予以打擊。同時,監管部門鼓勵市民舉報網上違法售藥行為。便宜"神藥"不可信 網站標示地址多為偽造網上售藥曾被認為是便捷的藥品流通新模式。昨日,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藥品",很快蹦出超過10萬個網頁,從壯陽、減肥、治療失眠到皮膚外用藥應有盡有,賣家宣傳一律是"有效"、甚至"特效",銷量高,難以辨別真偽。隨意點擊一些門戶網站推薦的醫療網站鏈接,很容易看到"治癒癌症"、"一個療程治癒糖尿病"等明顯的虛假宣傳,售賣的"特效"藥品,卻沒有完整的批准文號。今年8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監測發現涉嫌非法售藥的網站多達2000多家,其中不少利用假冒各類醫療機構、醫學研究機構,比如中國人民解放軍某某某疑難雜症研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抗風濕病的研究中心等,然後推出一種神丹妙藥,聲稱買這個藥就能治病人的病。這些病都是很難治的慢性病或者疑難雜症,誘使網友在網上買假藥。還有一些仿冒國外的高端藥品,比如抗腫瘤的藥,對比網站和正規渠道之間的差價,證明價格"很便宜"。盡管網站說得很好,宣稱有財務部,但錢卻是打到一個指定的個人賬戶,且標示的也是個人卡號。而不少網站根本不存在,並沒有一個實體單位,比如有網站曾經標示北京市昌平區民主路多少多少號,其實這個地方都沒有。網上監測排查 打擊藥品非法銷售據瞭解,目前網上售藥出現的違法行為主要表現為非法發佈藥品信息、誇大宣傳藥品療效等,也有一些合法網站違規銷售處方藥等問題。由於網絡交易迷你倉隱蔽性和便利性,近幾年破獲的很多假藥案都是通過網絡售藥的。網絡售賣假藥已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公害。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總結,市食藥監局將以當前網上非法銷售問題最突出的腫瘤、性功能障礙、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症的治療藥品為重點品種,以互聯網搜索引擎為重點監測對象,以投訴舉報信息為重點線索,組織對網上售藥行為進行監測和排查。鼓勵市民舉報 自覺抵制網絡非法售藥在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市食藥監局還鼓勵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以及廣大消費者共同參與維護網上售藥的正常秩序,積極向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中心(舉報電話:12331)以及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電話:12377)舉報網上違法售藥行為。監管部門還將通過加強網上安全購藥的宣傳,引導公�合理消費,自覺抵制網絡非法售藥行為。如果消費者一時沒有識別清楚,已經上了當,要及時保存好證據,從哪兒買的相關證據,快遞的清單,藥品的包裝,包括收據等,都要保存好。可以通過收集的證據向市、(區)縣食藥監局投訴,相關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後會處理。小提醒>>>三招教您巧識網上"黑藥店"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目前為止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批准的合法的網上售藥的企業總共有95家。"這些合法的,都能夠實現網下的配送;而且所購進的藥品能夠被有效跟蹤,進藥途徑、銷售對象都能進行跟蹤監管,且銷售的都是非處方藥。"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只需三招就能鑑別出網上"黑藥店"。一看療效:是否使用絕對化、承諾性語言進行虛假宣傳;二看廠商:是否來頭響亮,但咨詢電話是小靈通或手機號;三看"兩證":是否兼具《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及《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本報記者 李霞self stora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