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北京順義臨空經濟區:先行者的榮耀與煩惱

本報記者 劉玉海 北京報道"下午要接待南寧來的學習考察團,迷你倉將軍澳我就不再陪你了。"胡傑跟記者客氣道,"最近來交流的考察團太多了,昨天剛送走一個山東來的50多人團。"胡是北京順義臨空經濟區辦公室主任。隨著2010年來臨空經濟區熱潮席卷全國,在國內起步較早、發展成熟的北京順義臨空經濟區,成為後來者的"取經"對象,資陽、簡陽、南寧、鄭州等地的學習考察團蜂擁而至。起步于1993年的順義臨空經濟區,1990年代中期區內的手機製造業一度位居全國首位;本世紀初,其成為北京除中關村外首個工業產值突破百億元的經濟園區;而今,其以52平方公里的面積貢獻了順義區一半的經濟總量和稅收、占北京航空產業產值的85%以上,並從單純經濟功能區角色向現代航空新城轉型。然而在享受這一切榮耀的同時,順義臨空經濟區"摸著石頭過河"的弊端也日益顯現:開發體制落後——區內各區域板塊分散發展、缺乏統一協調,綜合交通樞紐遲遲難以形成,國際性航空組織罕有落戶導致區域功能不完備……"在給兄弟城市介紹臨空經濟區發展經驗的時候,我們很自豪;但瞭解到人家的開發體制機制後,我們就很尷尬:順義臨空經濟區的開發體制太落後了。"順義臨空經濟區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說,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都"心情複雜"。險被清理整頓的縣級開發區1993年,中國正沉浸在鄧小平"92"南方講話所掀起的對外開放熱潮中——舉國上下大建開發區。順義的臨空經濟區即是這波開發區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我們趕上了開發區熱的尾巴,再晚一年就開始清理整頓開發區了。"胡傑說,當時順義還是縣,順義選定首都機場東西兩側,在東側規劃了林河工業區,西側規劃了空港工業區。"那時候,還沒有臨空經濟的概念,只是覺得順義守著機場,可以做點文章,指導思想是依托機場服務機場,大力發展空港口岸經濟。"胡傑說。他當時在空港經濟區負責招商,"我們給自己的招商定位是'三個為主',投資來源以日本、歐美這樣的西方發達國家為主,排斥港台和北京市'退二進三'轉移出來的國企;產業以薄小精尖空運比例高的項目為主;投資規模以千萬美元以上的為主。"在胡傑看來,從1993年到2001年的9年,是順義臨空經濟區發展的第一個階段,主要是解決了臨空經濟區存在合法性的問題。1990年代國家清理整頓開發區進行了好幾輪。"每次清理整頓的時候,我們就低調了,路邊的廣告牌也得拆下來。"胡傑說,直到2001年,這兩個開發區升格為北京市級開發區,才算徹底告別摘牌之憂。而其之所以能夠升級,得益于發展勢頭。到2000年,進入順義臨空經濟區內的世界500強企業有20多家,跨國公司30多家。"除了中關村,我們是北京第一個工業產值突破100億元的園區——當時面積比我們大得多的亦莊開發區都還沒突破百億。"從產業上來看,順義臨空經濟區引進的主要是外向型出口加工、航空服務類企業,也有一點一般的加工製造業。出口加工業方面,索尼、松下、SMC、西鐵城、LG、愛立信這些名牌企業悉數入駐。"在摩托羅拉位於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廠大規模釋放產能前的1990年代中期,全國手機產量的30%在我們這個區內。"胡傑說。航空服務方面,則聚集了空客的飛行模擬培訓、普惠發動機維修培訓,大通、大田、中外運等20來家企業。2002年之後,順義臨空經濟區開始有意識地發展臨空經濟。時任順義區委書記孫政才請來了他在山東萊陽農學院學習時的老師管忻怡,為順義制定了"空港國際化、全區空港化、發展融合化"的發展戰略。"這是我們第一次明確把機場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依托對象。"胡傑說。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順義臨空經濟區又在機場北側擴建,形成空港物流基地,國內、國際貨運分區,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天竺綜合保稅物流園區。其後又在機場南側規劃了國門商務區,發展航空商務、科技金融等產業。時至今日,順義臨空經濟區已成為一個高端產業經濟區:集中了北京地區三分之二與航空相關的企業,產值占到北京市同行業的80%以上;經濟區內企業年銷售收入達1500億元,2012年區內經濟總值接近600億元,財政收入接近200億元。這使順義臨空經濟區得以躋身于北京六大高端經濟功能區,可以與國貿、中關村、金融街"論兄弟"。在胡傑看來,隨著一期投資150億元、占地2000畝的中航工業園的開發和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的投產,做大GDP已經不是順義臨空經濟區的戰略重點,向世界空港城轉型成為其新的目標。建設世界空港城雖然早在本世紀初,迷你倉尖沙咀義臨空經濟區就PK掉朝陽的奧體公園和通州馬駒橋,使北京新國際展覽中心落戶,從而開�順義臨空經濟區功能多元化、綜合化進程,但在胡傑看來,北京要建設世界城市,就需要有一些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和支配能力的功能來支撐和體現。而在航空方面,首都機場雖然年客流量超過8000萬人次,但能體現其在航空方面支配能力的國際性航空類組織卻罕有落戶北京者。因此,順義臨空經濟區下一階段的目標即是完善其經濟發展之外的航空功能。"以國際航空中心這一目標來對照,順義臨空經濟區還要補充一些空白功能。"胡傑說,首先要建設公務機機場,以給首都機場分流解壓。"現在,公務機和民用機混合,8000多萬的流量已經壓得機場喘不過氣來了。"其次,在機場南側出口處建設免稅購物中心,引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一些離島免稅政策,以方便國際中轉旅客。"將來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向北京地區的外國人進行開放。"此外,在靠近機場第二高速的地方,還計劃建設一個中國航空科技展示中心。"空港免稅購物中心、航空展覽展示中心是大型公建項目,但是跟航空都有直接關係,對支撐國際航空中心必不可少。"重中之重,是吸引國際性航空相關機構落戶。"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航空樞紐,與航空有關的國際性機構組織、甚至是那種高端有資源控制能力的航空公司的地區總部還不多,國際化程度與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相比還有很大區別。簡單說,某些大的航空公司在這連個辦事處都沒有,更別說基地了!一些國際性的航空組織在這兒連個分支機構都沒有。"胡傑說,因此,順義臨空經濟區計劃建設天竺空港商務園,以儘量為航空國際組織創造良好條件、吸引其落戶。"現在順義臨空經濟區更多的是經濟性功能,但國際航空中心其實有很多不是靠經濟規模來體現的,我們要把這些功能給它補齊、完善。"胡傑說,"這是我們今後要做的事情——如果能用十年左右的時間把這個事情基本做成了,那我們對北京、對中國乃至對世界的貢獻就看得見、摸得著了。"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進行體制上的改革創新。多頭分散開發體制積弊順義臨空經濟區由於起步較早、分散開發,在開發體制上留下了痼疾。現在的順義臨空經濟區是一個總體概念,實際上包含著空港加工區、天竺保稅物流園區等大大小小多個開發區,而每個開發區的開發主體都不相同,有的由順義區開發,有的則由順義區下轄的鄉鎮開發。這種分散開發經營的體現之一就是,作為臨空經濟區辦公室主任,胡傑上任以來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確定順義臨空經濟區的範圍。"現在基本確定,以六環路和溫榆河為界,區內的控制面積147平方公里,建設用地76平方公里,除開機場占地24平方公里,還剩52平方公里,這52平方公里我們確定為臨空經濟區的核心區。""順義臨空經濟區多頭分散經營的這個開發模式是歷史上形成的。"胡傑說,過去也曾有機會將臨空經濟區內不同開發區整合,但是有時候領導變來變去,就失去了整合機會。"跟後起者比較,分散開發運行的管理體制顯得比較落後。"胡傑介紹,國內後來規劃的臨空經濟區,多是統一規劃、分期實施,一個管理機構統籌協調,比順義這種"摸著石頭過河"、陸續開發形成的模式、管理體制的起點要高。他認為,順義臨空經濟區管理體制上的改革創新,需要建立一個統籌臨空經濟區內各功能區塊的權威管理機構,將臨空經濟區內北京市一級的、順義區以及鄉鎮的開發區整合,然後再與機場合作,更好地融合發展。除了管理體制,另一困擾順義臨空經濟區的問題是交通。上海虹橋機場已經與火車、地鐵形成綜合性交通樞紐,而順義臨空經濟區的綜合交通體系並未形成。"機場地區從空中到地面應該是一個復合的立體交通體系,空中,北京100多條國內外航線遍佈世界是一個交通樞紐;但是地面還不是一個交通樞紐,軌道交通還只有一條。"胡傑說,首都機場年客流量已經達到8200萬了,而機場快軌的年客運量只有800萬,通過軌道交通到機場的比例還不到10%。而國際上,這個比例一般都不低於30%,香港更是高達65%。其實,即便是緊鄰機場的順義,到機場都不方便。胡傑建議還應再修一條從市區到機場的L2線,並從機場到順義方向做一個L1的延長線,遠期則能修一條北京東北方向的半環形軌道交通線,西邊從海澱經過天通苑、回龍觀一直到空港,往南到通州、到亦莊,把機場作為中間的幾個重要的節點都連起來。"這三條建起來,通過軌道交通進出機場的比例至少得提高到25%以上甚至30%,才能緩解這個地區的矛盾。"胡傑說。(編輯 程東升)mini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