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經濟轉型期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前瞻思考

閆冰竹我國商業銀行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不斷發展壯大,迷你倉在支持經濟轉型、推動金融深化改革和提升金融創新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樞紐作用。當前,在世界經濟複蘇前景不明朗、國內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金融監管日趨嚴格、金融市場建設加速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如何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如何在駕馭風險的同時借助中國經濟打造"升級版"契機,實現自身發展的全面升級,值得我們深思與前瞻性分析。商業銀行面臨經濟轉型期的風險挑戰(一)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轉型和升級加速去低端產能、去杠杠,銀行業面臨的信用風險大幅增加。過去幾年間,我國企業杠杠率快速攀升,由2010年的128%上升至2012年的210%,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國製造業平均產能利用率卻從2005年的80%下降至2011年的60%左右。在經濟轉型期,我國經濟客觀上將面臨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轉型和升級等問題,將加速企業去低端產能、去杠杠,將直接導致部分企業償債 能力下降,進而導致銀行信貸不良率上升,信用風險增加。據統計,2013年一季度,銀行業不良率環比增速從2012年四季度的7%上升至10%。(二)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加速推進,銀行業面臨的市場風險大幅增加。今年以來,央行加速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進程,取消了貸款利率0.7倍下限,貸款利率完全由市場決定,匯率波動區間加大。隨著存款利率和資本項目逐步放開,利率和匯率波動將更加頻繁、波動浮動將加大,利率期限結構更加複雜、國內外資本流入流出速度加快,一方面導致銀行資金成本上升、資金來源不確定性加大,另一方面導致資產定價難度加大、收益率大幅下降、資產價值重估風險加大,同時加劇市場競 爭,大銀行相對處於有利位置,而中小銀行由於規模較小、資本實力較弱、抗風險能力較差,將面臨更大的市場波動風險。(三)流動性波動頻率加快、波幅加大,銀行業面臨的流動性風險大幅增加。今年以來,市場流動性于2月下旬、4月中旬、5月下旬和6月均出現劇烈波動。尤其是6月,市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為劇烈的一次波動,隔夜利率最高達到30%,各期限品種利率均創出歷史新高,各家銀行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流動性壓力。經濟轉型期間,央行貨幣政策將維持穩健狀態,以推動銀行、企業和地方融資平台去杠杆,市場流動性總體偏緊,銀行業面臨的流動性風險大增。(四)金融創新加速,金融產品日趨豐富和複雜,銀行業所面臨的操作風險大幅增加。與利率市場化相對應,以降低金融風險、豐富投資產品的金融創新將加速推進,期貨、期權、遠期協議、互換和CDS等衍生產品將陸續推出。這些衍生產品由於結構複雜、高杠杆性,對相關設計人員和操作人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從巴林銀行到雷曼兄弟倒閉,均與衍生品操作不當有關,我國推出後銀行所面臨的操作風險將大幅增加。(五)表外和影子銀行監管日趨加強,銀行業所面臨的法律風險大幅增加。近年來,表外業務和影子銀行飛速發展、資產規模快速擴張,但由於其交易主體�多、業務流程繁瑣,也導致了較為複雜的法律關係。同時,區別于傳統業務已形成較為 成熟的標準化流程和法律文本,銀行業處理的業務更表現為一事一議的個性化業務,法律風險凸顯。(六)銀行業進入門檻逐步降低、退出機制逐漸建立、競爭更加激烈,銀行業面臨的破產風險大幅增加。經濟轉型期間,銀行業進入門檻大幅降低,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均可進入,行業競爭將空前激烈。同時,隨著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銀行退出機制將逐漸建立,未來經營不善、盈利能力差、風險管理能力弱的銀行將面臨破產清算、被兼併或者重組的風險。商業銀行加強轉型期風險管理的務實舉措(一)加快自身轉型步伐,應對利率市場化及金融脫媒的風險。利率市場化帶來 的最直接的衝擊就是銀行存貸利差收窄,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比較優勢,積極調整經營策略,推動業務轉型,穩步向綜合化、特色化方向發展,通過大力發展零售業務、中小企業業務、投行業務,以及諸如基金、信托、個人消費金融等混業業務,減少對存貸利差收入的路徑依賴。商業銀行在進行客戶結構、資產結構調整的同時,還應著力提升貸款議價能力及風險定價水平,通過合理的政策引導、科學的模型構建和完善的考核管理,樹立資本約束理念,著力優化業務結構,實現風險和成本的雙覆蓋。(二)把握產業結構調整脈絡,實現各行業"有保有壓、有進有退"。在經濟增速放慢、轉型進一步升級的背景下,產能過剩行業最容易遭受衝擊。除了鋼鐵行業外,目前水泥、煤化工、風電、電解鋁等行業都處於嚴重的產能過剩階段,對於這類行業和企業,商業銀行應採取"有保有壓"的差異化管理政策。對有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在綜合評估客戶風險水平後可適當予以支持,同時加強產業政策研究和相關風險預警。對於經營前景不樂觀、技術含量低、市場份額流失較大的企業要及時主動退出。通過"有保有壓、有進有退文件倉的信貸結構調整,使商業銀行的信貸結構更加適應經濟轉型的客觀要求,更適應新的經濟周期下的產業發展特點。(三)把握"城鎮化"進程,防範地方平台風險鏈式反應。銀行在城鎮化改革的過程中應結合政府重點工程建設提供一整套全面的金融服務方案,包括資源型城市及工礦區轉型、棚戶區貸款、基礎設施建設、網點布局、個人金融服務等相關內容,應注重金融服務的適用性、針對性。要根據縣域、鎮域經濟特點和企業需求,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特別是要注重挖掘縣域、鎮域特色產業,將營銷與當地經濟特色有機結合,提高金融服務的適用性、針對性。例如,對於具有區域集聚性強的特色農業,當地經營機構可出台差異化的區域信貸政策,在農業產業化項目准入、客戶准入和分類管理、風險防控等方面明確差異化要求。(四)爭奪創新制高點,推進基於信息技術的資源整合與創新。科技是現代金融的基石,也是防範風險的關鍵,與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相比,我國銀行業的風險管理在技術和手段上還存在較大差距,美國金融業信息技術投資占到信息技術總投資的20%,且投資增速是整體增速的4倍左右。現代信息技術是銀行提升管理、加快轉型、整合渠道的基本保障,也是進行產品、服務創新的重要支持媒介。移動互聯網時代,客戶對銀行服務的便捷性、個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電子商務的資金流、信息流與物流"三流合一"使銀行面臨"技術性脫媒"風險,但信息技術領先,創新能力較強的銀行將以更低成本實現更高效率和收益,在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的同時,還可以獲得不受地域限制的潛力市場。(五)轉變風險管理觀念,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理念。隨著銀行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和大量新型金融工具、交易方式的應用,我國銀行業應轉變原有的風險管理觀念,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理念。由單一的信用風險管理拓展為囊括多業務領域、多業務部門的多種風險的集中管理,如信用、市場、操作性風險。風險管理技術應由定性分析向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轉變,逐步運用數理統計模型來識別、衡量和檢測各種新型金融交易行為的風險。風險管理的重點應由單純強調審貸分離向構建風險管理體系轉變,建立網狀的全面風險監管機制,在制定內部風險管理原則和外部監管指標時,應將銀行可能面臨的各種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多種風險包括在風險管理的範圍之內。風險管理應上升到銀行發展的戰略高度,建立起全業務、全流程、全員化的風險管理的企業文化。(六)在巴塞爾協議Ⅲ框架下,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以不變應萬變保障可持續發展。銀行要在複雜多變的金融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就必須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堅持審慎經營,將風險管理的著眼點放在追求風險與收益的均衡上,保持資產質量安全可控。首先,應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礎,構建董事會領導下的垂直化、扁平化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建立和完善全員參與、全部門、全流程的全面風險管理機制。有效防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其次,應按照獨立性原則進行銀行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的組織設計,使內審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直接向最高決策管理組織負責和進行工作報告。同時,應建立風險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使得風險在第一時間得到處理,避免進一步擴散。商業銀行轉型期風險管理的實踐探索北京銀行作為一家在改革中成長起來的中外合資上市銀行,風險管理始終是一項核心工作。十幾年來,北京銀行始終積極適應國家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同時大力推進戰略轉型,探索一條資本消耗低、創新能力強、市值增長穩定的內涵式可持續發展道路。在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方面,在國內金融業率先引入西方發達國家30 多年的經營數據進行專項壓力測試,這不僅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處於先進行列,有效提高了北京銀行識別、量化、控制和化解風險的能力。在操作風險方面,北京銀行構建完成人人參與的網狀操作風險管理體系,按照"全覆蓋"的管理要求,從優化管理架構、完善系統工具、強化監督考核等多方面入手,不斷推進操作風險的縱深化、立體化管理。同時,注重突出信用風險管理的基礎性、市場風險管理的集中性和操作風險管理的全員性,以三大風險為基礎,研究其交叉性、傳遞性,有效控制風險、經營風險,不斷清理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管理死角。此外,圍繞監管要求,大力推進新資本協議實施,將力爭在2017年具備實施初級內評法的能力,在2019年具備申請高級內評法能力,力求通過新資本協議的實施加強風險防範內生機制建設,實現北京銀行風險管理"由外到內"的質變和飛躍。在當前中國經濟加速轉型、打造"升級版"的宏大歷史背景下,北京銀行必須順應歷史潮流、加快轉型步伐、提升風控能力,外搏市場之浪濤、內煉風控之深功,用升級版的銀行風險管理打造升級版的銀行業務發展,為推動中國經濟轉型注入無限動能。(作者系北京銀行董事長)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