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劇場也有一場 政改風暴

編按:憑劇目《打轉教室》走遍世界的鄧樹榮,迷你倉新蒲崗打算在香港發展長壽劇目,為香港本土注入新力量。今天,鄧樹榮分享他推廣此劇的理念,以世界各地長壽劇目為例,探討香港劇場發展的另一可能。所謂長壽劇目,指在一個固定劇院作定期性演出及經常在世界各地巡演的劇目,短則幾個月,長則超過幾十年,如紐約百老匯及倫敦西城區的音樂劇及走紅劇。一個城市的長壽劇目愈多,產生的經濟效益及文化影響力也愈大,是名副其實的創意產業及彰顯「軟實力」的有效方式。屬於大都會的劇目任何表演藝術活動都有五種屬性:一、藝術家表達自我及陶冶性情的途徑;二、一個群體實踐其成員確認的共同價值觀的方法;三、一種集藝術、政治、人文及歷史等教育形式及服務不同社群的工具;四、娛樂;五、經濟活動。無論一個作品怎樣定位,這五種屬性都會出現,只是比重不同而已。長壽劇目也不例外,它要在這五個屬性中取得最好的平衡,才能持續地經營下去。長壽劇目最早出現於西方,究其歷史原因,因紐約及倫敦等大都會擁有大批移民,需要娛樂節目,例如木偶劇、雜耍、喜劇、馬戲及歌廳舞蹈演出等。而後,屬性一至三較強的其他類型也陸續出現,包括舉世知名的音樂劇《歌聲魅影》、《悲慘世界》、《獅子王》等,擁有特殊形式的劇目( 如Blue Man Group、Stomp、Cirque duSoleil 等等),以及某些純戲劇作品,如《捕鼠器》(The Mousetrap) , 《黑衣女子》(TheWoman in Black) , 《蝦碌戲班》(NoisesOff)……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西方的資助藝術是二戰後才出現的產物。當時,百廢待興的歐洲,政府投放資源,想以文化藝術令國民重拾對國家民族的信心,因此在英法先後出現了愛丁堡藝術節及阿芬儂藝術節。在這兩個古舊都城,國民在月明星希的晚上欣賞莎士比亞及莫里哀此等國家級以至世界級的文化遺產,重新體會人類生存的核心價值。前共產陣營的國家更將文藝定性為政治服務的工具,藝術不獨是政府全資擁有的政治行為,藝團還是政府的部門。後共產年代,這類國家紛紛改變其文化體制,其中的表表者──中國──更廣泛推動文化產業,成為當代文化界一熱門話題。日本長壽劇目如何發展東亞地區最先出現長壽劇目的是日本。四季劇團將西方著名的音樂劇改成日語版,使不諳英語的日本人安坐家中就能欣賞這些舉世知名的劇目,這種運作模式非常成功,他們還擁有自己的劇團,並經常創作一些音樂劇以外較為具個性化的劇作。韓國的Nanta 及Jump 亦成為著名的長壽劇目,吸引了不少國內外遊客。泰國布吉島及新加坡的聖淘沙均借鑑索拉奇藝坊而分別創作了FantaSea 及Voyage de la Vie。在大中華地區,索拉奇藝坊的影響亦隨處可見,例如廣州長隆國際大馬戲及澳門的《水舞間》等等。其他內地城市亦擁有各自特色的長壽劇目,如張藝謀導演的「印象」系列,在杭州及中國內地很多城市以自然環境為空間背景演出。香港還未出現一個獨立的長壽劇目。主要原因是沒有場地,另一原因,是香港仍未有搬演長壽劇目的意識及相應的運作機制。一直以來, 「文化」不屬具有迅速回報功能的投資項目,自然產生不了長壽劇目。今天,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已為世所公認,其中涉及建立文化的獨特性,擴大國際影響迷你倉出租,增加文化經濟效益等一系列重要議題。長壽劇目正好提供這一種可能性。它不是純粹的藝術行為,而是涉及旅遊、酒店及相關行業的經濟行為,亦是一個能提升國際地位的文化行為,更是業界提高其專業地位的社會行為。「西九文化區」的出現其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它應該製造一個合適的環境,將一些劇場作品變成長壽劇目,直接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確認香港如何重視其文化的形成、交流和營運,作品的創意及價值,以及其從業員對城市的貢獻。香港發展長壽劇目的條件什麼樣的劇目才最適合成為長壽劇目呢?香港不像紐約、倫敦及巴黎等大都會,有久遠的文化歷史,在這些城市�,長壽劇目近似博物館的著名展品,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這種世界大都會文化的一部分。香港雖然在某程度上是國際城市,但卻不具備上述的幾項條件。我們的文化歷史很淺,屬文物級別的建築物更所餘無幾;英語作為國際語言,雖然普及,但本土出品的專業英語戲劇始終不成氣候,香港亦不具備產生高質素而又悅目的大型製作如音樂劇或奇藝劇等的客觀條件。以語言為主的戲劇似乎成為了香港長壽劇目發展的障礙。我在問:香港有什麼表演形式可以彰顯自家的中西文化交匯?我向來喜歡形體劇場,因此想及是否可以創作一齣無對白的形體戲劇,打破語言的限制?形體劇場,是一種創作與訓練方法。劇場上只有演員的身體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演員與觀眾一樣,都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而只有演員與觀眾之間的能量交流才是劇場上最根本的精神。在我近年的作品摸索與實踐中,逐步發展出了一套「前語言」的形體訓練法,幫助演員重新找回語言出現之前人類的表達方法:聲音、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呼吸、在空間移位及敲擊。從《泰特斯系列》開始,逐步形成我個人的形體劇場與簡約美學觀。教室背景的共鳴感最初構思這個長壽劇目的時候,我想在無對白的基礎上結合某些悅目的中西方形體文化元素如小丑、翻騰、水袖、敲擊樂、舞蹈及功夫等,打造出一個既有實驗性又能普及的作品!那時我剛巧仍在演藝學院工作,生活主要由老師與學生構成,但老師往往背負�沉重的壓力上課,於是我靈機一觸,想描寫一下老師在如何承受壓力下與被罰留堂的學生互相角力而產生的種種趣事。況且,以中學生惡搞為題材亦具普遍性,容易在不同文化的觀眾群中產生共鳴。這就是《打轉教室》的創作來源。《打轉教室》首演於零一年底,並於去年九月及十二月作二度及三度公演,更於去年八月在愛丁堡藝穗節上演了二十一場,創了香港戲劇作品在該節上演的最長演期。稍後又在國內(叫《教室也瘋狂》)共演出十一場。累積總場數為五十二場。該劇獲得愛丁堡媒體的五星級評價,在海內外的反應都非常好。要將《打轉教室》在香港變成長壽劇目,一方面要將它更國際化(明年會在歐洲、北美及國內再巡演);另一方面,我們會在香港尋覓場地,使《打轉教室》能作定期性的演出,直至找到一個永久場地。今年八月,作為《打轉教室》在本港的四度公演,將有三組演員「輪更式」地演出三十三場,為這個劇目的長久保留提供基礎。而更重要的,我們得與社會各階層觀�更多的溝通。香港正處於多事之秋,極需要新的思維去解決現有及未來的問題。只有嘗試,才有機會成功;亦只有夢想,才會令生命更有意義。文.鄧樹榮作者簡介:鄧樹榮戲劇工作室創辦人及藝術總監,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前任院長。儲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